高爾夫是一人獨挑全樑的運動,成敗全憑自己扛。能在壓力中展現「扛壩子」的氣場,是頂尖球手的關鍵特質。謝敏男以312 紀錄震撼日巡賽,成為球場上的雄獅,其精神不僅傳奇,更值得深思與學習。
高爾夫玩的是一個人的武林,當你屈居下風時,沒有救援幫手,沒有板凳聲援,沒有總教練的暗號,一切都得自己扛,所以,一流的球星都要有扛壩子的性格。上世紀80、90年代,我見證謝敏男在東瀛大殺四方的格局,成功的故事大家一再傳唱,逆勢而上的鮭魚返鄉精神才是值得留給後生小輩研究的。11月中旬,在淡水高爾夫球場再聽謝敏男老師的傳奇故事,我想這樣的故事很獨特,能不能複製?這才是個問題。
扛壩子是江湖中的黑話,意思是黑幫中的老大,遇到有場面發生的時候,黑幫老大必須有扛住場面的氣場,才配被叫扛壩子。扛壩子也被形容為雄獅理論,在非洲草原,成群結隊的鬣狗會欺負或搶食母獅的獵物,但鬣狗群一看到雄獅出現,立馬會鳥獸散,雄獅就是非洲草原的扛壩子,氣場要能壓住場面。
謝敏男剛到日本打職業巡迴賽事的時候,日本一年有18場比賽,獎金也是高高掛起,巡迴賽選手就是靠比賽獎金吃飯,誰都不手軟。70、80到90年代,日本高爾夫職業巡迴賽幾乎都是日本選手,外國球員以台灣為主力,偶而會看到一兩個來打醬油的洋人及菲律賓球員。面對高額比賽獎金,誰都不讓誰,更何況是外來人口。那個時候,日本人稱呼外國人為外人,而外人的發音跟害人一樣,沒有扛壩子氣場的外國人球手自然有競爭的心理壓力。
日本人欺善怕惡、欺弱怕強是傳統性格,如果你要讓日本人尊敬你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強到日本人認為不可思議。理論說來簡單,能瞭解而做到才是王道,謝敏男完成的312記錄就讓日本人徹底脫帽致敬。
參加過職業巡迴賽的人都知道,連續三週、連續12天18洞比賽一路領先,當然最後是連續三場都封王,312不只是日本記錄,也是世界記錄。312之後,謝敏男在日本巡迴賽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扛壩子,只要有謝敏男出場,一票日本選手就像鬣狗群看到雄獅出現,敬畏三分。
台灣高爾夫選手在日本,能被牢牢記住名字的有兩號人物,女的是果嶺上的賞金后涂阿玉,男的是312世界紀錄保持人謝敏男,也因為兩人在日巡賽各自有戰功,日本高爾夫先後選拔涂阿玉、謝敏男進入最高境界的日本高爾夫名人堂。
扛壩子的心理性格在任何一個職業巡迴賽都是必須的,謝敏男老師的傳奇故事是一本教科書,值得細讀。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